1月4日至5日,我校首届“不忘初心,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坛在行政楼A512会议室举行。院长王化深、党委书记、副院长魏旺强、副书记、副院长张长铎、党委副书记魏炜、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孙文博、院长助理任福义出席了本次论坛。
思政教研室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参加了本次论坛。思政教研室教师参加的是第五分论坛,南开大学博士周志伟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曾德刚博士受邀参加了的研讨。在研讨中,教师们各抒己见,对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时代机遇、挑战及改革的方向进行了探索,教师代表王小红对本主题讨论情况进行汇报。对于思政课面临的时代机遇,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的强力推进下,获得重大的发展机遇;大学生高度认同中央,对未来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高的认同度,满意学校思政工作,固本工程根深叶茂是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基础; “互联网+”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的机遇。对于思政课面临的挑战,本论坛成员认为在发展的春天,破解难题——思政课改革在路上。“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提高‘亲和力’和‘针对性’上下功夫,使学生在思政课中汲取做人做事的智慧。”这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深度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战役仍刚刚打响,许多瓶颈亟待破解,这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在价值引领中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努力让思政课充满活力并让学生们爱上思政课这是政治理论课教师探讨改革需要破解难题之二。
在激烈的讨论中,我们对思政课改革方向也进行探讨,认为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行之有效的、易于操作教学模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一)努力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充满活力;(二)合理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聚焦教学重难点;(三)我们想说思政课“巨变”的背后,需凝聚人、财、制的底气与勇气;(四)构建“大思政”思维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即把思政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两个子系统相互结合,共同发展,以促共赢,使学生在思政课和思政教育方面有良好的吸收效果。
在此次论坛中,思政教研室教师积极参加首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坛论文评选,陈树文主任《工匠精神在新时代大学生培养中实现》荣获一等奖;雷搏老师《独立学院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践行现状的调查分析》荣获三等奖;王小红老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路径探析》荣获三等奖。
前路悠长,在这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发展的春天,思政课的魅力正在绽放,思政课正在为千百万学子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